溪头镇蓝袍村是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二批典型村,该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在特色产业、农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绘就了一幅“党建强、产业兴、村庄美”的振兴画卷。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显著改善人居环境
以“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等活动为载体,蓝袍村党总支部着力加强组织建设,通过设立蓝袍村人民调解站、溪头镇社工站蓝袍服务点等平台,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在蓝袍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干部与群众亲切交流,耐心为他们答疑解惑。蓝袍村设立人民调解站后,村民们有什么事情或者产生矛盾都可以到这里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率很高。近年来,蓝袍村获评“阳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把党建引领的组织力有效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执行力。
蓝袍村是沿海乡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该村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此,蓝袍村党总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完成了7个自然村的环境提升建设,拓宽出海道路并修建9个错车台。通过实施村道巷道硬底化、污水处理、公共照明等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
目前,蓝袍村已建成了长者饭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便民公共设施,受到村民广泛好评。如今走在蓝袍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路面宽阔平坦,周边房屋错落有致,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蓝袍村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重点培育本土品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推动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盘活沙质土地资源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为了带动产业兴旺发展,蓝袍村依托沿海沙质土地资源,创新推行“公司+市场+基地+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通过与阳西县昌阳农业科学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该村建成了170多亩胡萝卜种植基地,引进香芋南瓜、蜜板南瓜等特色品种。
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蓝袍村带动当地50余人就业,增加经济合作社土地发包收入9.702万元,公司年收益达153万元。“现在我们主要种植香芋南瓜、蜜板南瓜、贝贝南瓜等农产品,亩产3000—7000斤,每亩收益可达5000元左右。”据种植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聘请附近村民工作,每人每天工资约150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蓝袍村地处溪头镇西南方,该村南临南海,与闸坡隔海相望,有沿海滩涂2000亩。村里有长达6.5公里的蓝袍湾,不仅沙白、坡度平缓,而且水质清澈、环境优美。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蓝袍村党总支部积极谋划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我们村临海而居,白天可远眺山海风光,晚上可欣赏漫天繁星……”蓝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百瑜表示,下一步准备发展海边民宿和旅游产业,准备建设星空舱民宿酒店,把蓝袍村的特色和旅游相结合,依托蓝袍湾的自然优势,让村民们吃上“旅游饭”。
南方+记者 赫鹏翀
通讯员 王睿娴
【作者】 赫鹏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