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读书日的来临,连日来,位于滇西保山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昌宁县图书馆推出的“图书+咖啡+茶叶”创新阅读模式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阅读,“一杯咖啡一本书”的阅读方式遍布馆内的各个角落。在这里,古籍与拿铁碰撞,静谧与醇香交织,日均接待500人次以上。年轻人纷纷涌入,在这里开启“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看纸质书让人内心宁静
尽管电子阅读越来越流行,昌宁县图书馆仍有一批“铁杆”纸质书爱好者。阅读爱好者颜东就是其中之一,10多年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他总会到图书馆借一本古典文学作品专注地品读,或到图书馆古籍陈列室走走看看,与传统文化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虽然现在数字化阅读、电子阅读很盛行,但我个人更倾向于阅读纸质书籍。我喜欢读国学方面的书,有时候也看一看经济学理论知识。十几年来,我保持每天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阅读已经成为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感觉可以从中学到知识、丰富思想、提升认知,而且还可以让内心更加宁静和充实。”颜东说道。
在图书馆,阅读爱好者鲁瀚榕展示了她的“阅读套餐”。无论是经典名著、专业学术著作,还是科普读物、文艺杂志,她都喜欢。进入图书馆,她能从开馆待到闭馆,一待就是一天。“看纸质书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宁静。”鲁瀚榕说:“我觉得在我们这个年龄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自我提升类的书籍,比如《认知觉醒》《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会写作》《人生由我》等。这些书籍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思考,如何管理时间和情绪,对我的个人成长帮助非常大。”
图书馆变身网红打卡地
为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单调设置,昌宁县图书馆新近推出了“图书+咖啡+茶叶”模式,将传统图书馆的阅读功能与咖啡馆、茶馆的休闲氛围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空间。
“我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就是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去到图书馆,点一杯咖啡,从书架上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找到一个安静的位置,坐下来,慢慢享受宁静惬意的读书时光,一边品尝咖啡的味道,一边品味书籍的醇香,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当然,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我也会借回去慢慢品读。”颜东说。
咖香、茶香和图书馆形成的感官联动和情感体验,增强了图书馆的黏性,吸引更多读者进入图书馆、留在图书馆。
昌宁县图书馆馆长宝发亮介绍:“引入咖啡馆的初衷就是为了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单调氛围,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忙碌之余能够找到一个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提升自我的地方。而‘图书+咖啡+茶叶’的模式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与过去相比,我们图书馆的上座率提高了3成,尤其由于咖啡的带动,年轻人的入馆率明显提升。”
“点一杯咖啡,选一本喜欢的书,安静地坐上一天,已成为很多读者的新习惯。”颜东说。咖啡与书籍的“混搭”,不仅增强了图书馆的吸引力,也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丰富的馆藏吸引读者
昌宁县图书馆设有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地方文献室、工具书室、读者自修室、古籍陈列室、“图书+咖啡+茶叶”公共文化空间等十多个服务窗口。馆藏图书11.1万余册,总分馆藏书31万余册,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我们采取了不断丰富馆藏和开展多元服务的方式来培养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近期推出的‘图书+咖啡+茶叶’阅读方式就很受欢迎。”宝发亮说,现在,馆内“一杯咖啡一本书”的场景随处可见。
“另外,我们推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也吸引了更多读者到馆内阅读学习。”宝发亮说,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昌宁县图书馆日常到馆读者300余人次,周末、节假日日均到馆读者500余人次,寒、暑假期间日均到馆读者超800人次。
深度阅读引领阅读新风尚
“在数字时代,纸质书依然拥有独特魅力。”宝发亮说,很多来馆借阅的读者都表示,纸质书的装帧、质感甚至翻页的声音,更能带来“仪式感”,让人更容易沉浸其中。
“我喜欢读书,我觉得一本好书除了里面的内容精彩以外,还要看它的装帧、纸张的质感。把书捧在手上,有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重感,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文墨气息。这样长期熏陶之后,就慢慢养成了读纸质书的习惯,我觉得读纸质书更有仪式感,更能在主观上把自己代入读书人的角色和身份。”颜东说。
宝发亮认为,无论技术如何进步,阅读的本质从未改变,变的只是承载文明的介质。当我们在电子书库中快速检索信息的时候,纸质书的油墨香仍能唤醒深度思考的渴望;当AI推荐算法将阅读简化为数据模型,图书馆的静谧空间依然守护着人类对知识的敬畏。或许,这正是数字时代最动人的风景——在算法与屏幕的包围中,总有人愿意翻开一本纸质书,让文字在指尖流淌,让思想在书页间生长。纸质阅读的不可替代性由此可见。
宝发亮说:“纸质书是空间性的存在,能让人在翻页间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空间性’在深度阅读中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纸质书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度比电子阅读高30%,记忆留存率可以提升40%。”
昌宁县图书馆的“逆势”成功证明,即便在算法与屏幕的包围中,人们对纸质书的热爱仍未消退。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成为读者心中“让思想生长”的静谧港湾。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罗宁姣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