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脊柱健康是他们成长发育的基石。然而,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持续攀升,成为继近视、肥胖后的第三大健康威胁。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神经损伤甚至瘫痪,同时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为此我们呼吁全体市民朋友共同行动,构筑脊柱健康防线:
一、预防为先:筑牢脊柱健康根基
1.培养正确姿势习惯
坐姿:遵循“一拳一尺一寸”原则(胸口离桌一拳、眼睛离书一尺、握笔离笔尖一寸),双足平踩地面,避免跷二郎腿或歪斜身体。
站姿/行走:保持耳垂、肩峰、股骨大转子三点垂直一线,避免含胸驼背。
2.科学负重与睡眠环境
书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选用双肩宽背带包,重物贴近背部放置;杜绝单肩包、手提包。使用中等硬度床垫,枕头高度约10厘米(仰卧时托起颈部,侧卧时与肩同高)。
3.强化脊柱支持性运动
每日锻炼30分钟,优选游泳、吊单杠、瑜伽(猫牛式、眼镜蛇式)等对称性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避免举重、体操等单侧负荷过大的运动。
二、早期筛查:家庭与学校双轨并行
1.家庭自测。家长可按照6步法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存在脊柱侧弯。一是观察头部是否居中,有无高低肩;二是检查肩胛骨是否对称、等高;三是查看腰部弧线是否对称;四是对比骨盆是否水平;五是观察脊柱是否呈直线;六是进行前屈试验,看背部是否对称。
2.学校体检。卫健、教育部门联合推进,依托医疗机构开展中小学生网格化筛查。
3.医院检查。若家庭或学校筛查发现异常,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4.分级干预。轻度侧弯以中医手法及运动干预为主,定期随访;中重度侧弯结合支具治疗或手术,同步中医康复调理。
三、科学干预:中医药特色疗法精心呵护
1.推拿按摩。通过滚、按、推、揉等手法放松脊柱周围肌肉,调整脊柱关节位置,重点刺激大椎、华佗夹脊、肾俞等穴位。
2.针灸与穴位治疗。针灸结合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方式,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紧张。
3.中药外治。采用中药熏洗、膏药贴敷等方法辅助调理体质,改善局部循环。
4.功能锻炼。推广脊柱保健操等运动疗法,强化核心肌群,纠正不良体态。
挺直脊梁,方能担当未来!让我们携手行动,从一堂课的坐姿调整、一次家庭自检、一场亲子运动做起,为儿童青少年撑起健康的蓝天,让他们以自信之姿,迈向无限可能的人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