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3月高股息板块表现整体来看相对较优,3月中旬之前,尽管投资者认为科技板块的估值修复或较为充分,但考虑到腾讯财报、GTC大会等事件催化,科技与高股息板块表现基本相当,3月中旬后,随着事件催化窗口期度过、海外关税再次扰动,高股息板块开始具备超额收益,当前风格切换来到关键时间点,高股息配置逻辑进一步强化,关注潜力型高股息品种。
高股息板块3月表现相对较优,原因或在于:1)资金出现切仓需求。春节后,强产业周期为科技板块带来估值修复逻辑,而伴随着互联网大厂财报披露、GTC大会结束,短期事件催化暂时告一段落,估值修复或基本到位,4月整固期来临下资金有向低位景气板块切换的需求;2)市场风险偏好中枢有向下扰动。临近4月初,海外关税步入落地期,财报业绩扰动也逐步显现,市场风险偏好有向下扰动,利好高股息风格;3)煤炭、钢铁等权重板块在景气修复、限产预期下表现较优,对高股息行情形成支撑。
风格切换来到关键时点,高股息配置逻辑进一步强化,关注:1)埋伏年报分红。过往来看,4月年报季结束后,5-7月将迎来密集分红期,当前高股息板块相对估值较低,是较好的左侧布局位置;2)关税从扰动到落地。4月1日美国政府将公布多项贸易调查报告,4月2日或征收广泛的“对等关税”,当前市场对关税的计入或尚不充分,彼时资金或有避险需求;3)高股息因子走强。以高股息自身趋势、期限利差等指标刻画的高股息因子开始回升;4)此外,确定性长线资金流入、高配置性价比(以中证红利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衡量)等优势仍在。
险资增配红利股意愿增强:在现金收益率下行的驱动下,2024年保险公司继续增配红利特征明显的FVOCI股票,7家上市公司平均配置比例达2.7%,高于1H24的2.2%和2023年的1.7%,我们估计2024年持仓金额从2888亿(2023年)增至5491亿元。我们认为,出于支撑现金收益率以及降低利润波动的目的,寿险公司高息股配置比例有望持续上升。
行业投资机遇
电力:近期北方港口现货煤价已低于长协,火电点火价差扩张;国债收益率处于低位,电力公司股息率体现的估值性价比突出。燃气:预计2025年成本与CAPEX下行,低估值+中高股息率;环保:2025年预计水量、垃圾量稳定,化债加速回款,资本开支下行,自由现金流转好,看好分红比例和股息率提升空间;
交运:公路板块现金流充沛且1Q车流量景气度弱复苏,房地产边际修复,对与外需更相关的港口、跨境物流保持观望;对顺周期属性较强的大宗品供应链保持谨慎;
化工:行业资本开支降速,出口亚非拉及内需改善助力,看好2025年景气修复。细分行业方面,聚碳酸酯(PC)/有机硅/己内酰胺-尼龙6等材料化工品供需面有望率先反转;制冷剂配额制下供给约束叠加空调等需求支撑,行业景气上行;氨基酸受益于豆粕价格回暖及淡季去库近尾声,景气逐步筑底回升;
银行:近期险资增持港股银行,政策推动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银行作为高股息、低波动板块,是长线资金重要投向。截至3月28日,银行板块股息率(TTM)行业排名第2,市净率排名末尾,配置性价比较高。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稳健、波动较小,股息优势具备持续性。经营稳定性相对较强,分红平稳;
房地产:我们继续推荐物管和消费REITs,同时关注头部港股REITs进入港股通机遇。物管方面,本次业绩期进一步强化头部物管公司高自由现金流和高股息属性,此外地产对于物管的拖累有望减弱,消费回暖有望助推商管和社区增值服务业绩表现。消费REITs方面,底层资产经营表现有望受益于消费支持政策和社零增速的稳步复苏;
通信:2025年三大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指引合计同比下降9%,自由现金流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为股东分红回报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除稳健的红利属性之外,DeepSeek发布后,电信运营商智算算力、AIDC利用率明显提升,模型Token调用量呈翻倍以上增长,有望带动数字化业务收入增长提速及盈利能力改善。当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港股EV/EBITDA估值较全球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程度折让,股息率及成长性更具吸引力;
机械:开年缝纫机出口持续复苏,1~2月国内工业缝纫机累计出口2.67亿美元,同比+22%,其中内需型国家表现相对平稳,外向型国家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向越南出口额同比+72%、向孟加拉出口额同比+58%。我们预计公司Q1在海外重点国家市占率有所提升,公司近期在海外发布简配版电脑机A2C和A4C产品,进一步提升海外中低端客群市占率。公司在手产能充沛,后续资本开支少,24H1分红+回购达到利润的90%,根据我们预测,25年PE或为 14x;
传媒:教育出版板块区域属性强,进入壁垒高。主业经营稳健、分红比例高。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为后续高股息率提供支撑,25Q1在去年同期税收政策影响低基数下可能出现高增长。
风险提示
1)分红派息政策不及预期风险: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政策,向来是投资者收益预期的重要构成部分。若分红派息政策推进节奏较缓,或最终落地成效未达设想,投资者的回报或不及预期。
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形势突变、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大幅波动等外部冲击,均可能打乱国内政策既定的推进节奏,若国内政策效用不及预期,或将影响投资者情绪。
相关研报
研报:《月论高股息:配置逻辑进一步强化》2025年03月31日
何康,PhD研究员SAC No. S0570520080004SFC No. BRB318
王伟光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40001
沈晓峰研究员 SAC No.S0570516110001 SFC No.BCG366
李 健,PhD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1010001 SFC No. AWF297
王玮嘉 研究员 SAC No. S0570517050002 SFC No. BEB090
倪正洋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2100004 SFC No. BTM566
沈 娟 研究员 SAC No. S0570514040002 SFC No. BPN843
朱 珺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040004 SFC No. BPX711
陈 慎 研究员 SAC No. S0570519010002 SFC No. BIO834
庄汀洲 研究员 SAC No. S0570519040002 SFC No. BQZ933
王 兴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70003 SFC No. BUC499
闫萌 研究员 SAC No. S057012308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