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节
人才是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在全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背景下,佛山通过政策创新、产业集聚和文化吸引力,将人才作为实现“再造一个新佛山”目标的关键支撑。
在我看来,人才对佛山发展重要性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国制造业重镇,拥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人才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将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与科技突破。以人才之强成就科技之强,佛山正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和优化创新生态,将人才作为创新驱动与科技突破的核心引擎,通过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设计,构建“顶尖人才攻关核心技术、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产才融合加速成果转化”的立体化创新生态,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提供佛山样本。
三是应对区域竞争与长远发展需要。随着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全国城市竞争日趋激烈,佛山将人才战略作为突出区域竞争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构建“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城市能级跃升”的良性循环,佛山正以人才优势重塑区域竞争格局,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持久动能。
“产才融合”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强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驱动为引擎,通过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耦合,形成“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循环。
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构建“人才—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产业生态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和人才服务创新,形成三者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
政策设计:强化政策统筹与动态适配。将人才、产业与城市规划纳入统一框架,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城市升级,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各类专项政策,明确产业与人才的协同方向,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人才流动、产业需求与城市承载力,动态优化政策,实现政策联动。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纽带:驱动人才集聚与城市转型。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需要,引入院士团队、高层次人才团队、中青年人才与职业人才梯队,通过校企合作定制化培养技能人才,推行“订单式”教育,加速科研成果市场转化,带动技术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以城市为载体:优化人才引育生态与增强人才吸引力。通过人才子女教育保障、医疗与住房保障等,构建公共服务配套与宜居环境;提供政策匹配、创业扶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文旅软实力提升等举措,让人才直观感受佛山产业与生活的双重活力,提升人才干事创业的独特吸引力。
以人才为核心:创新激励与服务网络。构建“顶尖人才攻关核心技术、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产才融合加速成果转化”的立体化人才发展生态与激励机制,搭建高效的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以及人才与本地产业深度对接。
长效机制保障:多元投入与区域协同。保障财政税收优惠,多元资金稳定投入与政策持续性,与“一核一带一区”合理分工,梯度发展、错位发展,实现区域协同。
总之,“人才—产业—城市”协同需以政策为牵引、产业为纽带、城市为依托、人才为内核,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和多元投入保障长效性,打通要素流动壁垒,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闭环生态,最终实现城市竞争力、产业创新力与人才幸福感的协调发展与跃升。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于青年人才来说,他们当前最主导的需要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即收入和成长需要。基于此,佛山可以在政策和服务上做出适当倾斜,构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青年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市委党校第68期中青1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