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以电赋能 逐绿向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08:57:00    

八月的贵州,山峦叠翠,清溪潺潺。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二十载春秋,这一理念如春风化雨,让贵州从生态“洼地”到满眼皆“绿”,绿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排头兵,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做好供电服务保障,不断探索“两山”理念的新实践。

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 潘聪 摄

电力助推生态转型

蝉鸣七月,秀美花溪万物葱茏,绿意盎然。

“全部检查完毕,茶园电力设备运行正常!”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九龙山万亩茶园,遍山的茶树青翠欲滴,风景如画,南方电网贵州贵阳花溪供电局工作人员正在对智能喷灌等室内外用电设备进行检查。

“过去整座山一片黑!”久安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格回忆,久安乡是产煤大乡,鼎盛时期有大小400家煤窑,因为无序开采,绿水青山被吞噬殆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10年,花溪区久安乡通过限期关闭、引导退出等方式,全面推动绿色转型,针对关停小煤矿,回填修复后发动村民种茶。同年,乡里制茶企业陆续成立。

“为做好电力支持,我们建设电网项目22个,改造线路4.18千米,新建与改造供电台区8个。”花溪供电局党支部书记冯义说,电力供应稳定,企业生产有保障。

今年4月,贵州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新增一条全新自动化碾茶生产线。投产前,花溪供电局通过优化办电流程,将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升至2650千伏安,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生产线提前一周投运。“产品出口日本、德国等50多个国家及地区,供不应求。幸好供电部门大力支持,才实现快投快产。”公司副总经理景建康说。

电力足,产业兴。“目前久安乡茶园规模达2.2万亩,工业产值约1.5亿元。”李格介绍,全乡制茶户已发展到88户,“电炒茶”实现全覆盖,更加安全、清洁的制茶环境,让久安乡森林覆盖率从2008年不足40%增长到60%以上,久安乡实现从“煤山”到“青山”的蜕变。

电力赋能生态保护

遵义赤水市,绵延的赤水河波光潋滟,两岸叠翠流金,不时可见鱼翔浅底、白鹭翩跹……

赤水河全长524公里,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云贵川3省16个县(市、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遵义市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以生态红线划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式,有效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对“电酿酒”的电锅炉设备进行用电检查。 陈举 摄

赤水市碧水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共有125个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全市的污水处理工作。依靠充足电力,厂区内推流器、回流泵等设备24小时运行。处理过的水,指标达到一级A标再排入赤水河。

“配电柜运行温度偏高,需要加强通风降温。”贵州遵义赤水供电局客户经理杨声权手持红外测温仪,边检查边对公司负责人说:“污水处理关系着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任何用电问题随时联系。”

据了解,针对污水处理厂用电情况,赤水供电局进一步优化供电服务,把变压器容量增容到3165千伏安,开展电价政策和基本电费优化方式宣传,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并定期开展用电设备“体检”,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开展专项巡检78次。

电网与生态和谐共生

在铜仁梵净山深处的配网线路旁,有一座挂着“生态驿站”木牌的小木屋。屋里铁皮柜内,整齐码着护鸟工具,角落急救箱里,备齐了碘伏棉签和包扎带。

巡线员罗坤鹏介绍,去年巡线发现,迁徙候鸟会在附近集群,偶尔还有受伤的鸟,他提出设立“生态驿站”,作为候鸟救助站。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巡视梵净山景区充电站,指导游客安全使用充电装置。 吴瑾 摄

经多方沟通后,“生态驿站”应运而生,周边还种上候鸟爱吃的浆果灌木。如今,200多种鸟类栖息于此,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青年志愿者联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护线爱鸟公益行动,助力鸟类和电力设备和谐共生。

近段时间,山清水秀的黔南州贵定县洛北河,作为凉爽的漂流胜地成为游客“心头好”。

随着游客增多,原本穿越洛北河的10千伏马龙线,对生态环境和旅游项目产生影响。为此,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投资251万元进行线路迁移,共完成218基电杆迁移,为生态河域让道。

如今,河两岸凌空穿越的电杆电线不见了,一眼望去,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在绿水青山间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 钱凌芸 杨志坚 岳思奇 陈厦华

编辑 贾鹏

二审 王浩

三审 王亚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