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力就业“同心圆” 共筑民生“幸福圈”——2025年一季度金昌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情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4:54:00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就业、创业、产业“三业联动”,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圆心,画好就业“同心圆”,持续促进实现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32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02亿元,以高品质就业底色保障百姓民生“幸福”成色。

强化产业协同,创造多元就业岗位。市发改委深化循环经济合作,建成西北首个“无废城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年产值达92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06亿元,通过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有效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市科技局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开展2025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受理工业类项目70余项、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2项、医疗卫生项目91项,以科技驱动产业发展,催生新的就业增长点。市农业农村局围绕菜草畜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培育本地骨干企业,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2家,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带动帮扶的联结机制,带动6.3万户农户就业。

扶持经营主体,稳定扩大就业规模。市政府国资委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加大投资,加快项目建设,以发展促就业,一季度摸排报送急需紧缺人才10人、“带编入企”8人。市人社局持续开展“援企稳岗 服务千企”活动,开通惠企稳岗“快车道”,落实各项惠企稳岗政策,通过“免审即享”“直补快办”的方式,为9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5.52万元,为全市2932户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1364.92万元,惠及职工8万余人。同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20万元,陇原创业贷678万元,陇原惠岗贷1.23亿元,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市市场监管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分型培育,开展“名特优新”认定帮扶工作,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的稳定经营能力。一季度,申报认定364家个体工商户,办理“自转个”2158户(同比增长31.4%),“个转企”20户。市税务局加强税费政策宣传力度,以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向经营主体精准推送就业创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一季度,开展可视答疑直播1期,177人次参与;精准推送政策87批次,推送5846条,实现了对数电票纳税人和新办纳税人精准辅导全覆盖。人民银行金昌分行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会,通过定期举办对接活动,及时传递贷款政策、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信息,消除信息壁垒。一季度,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90万元,同比增长311.61%。

健全培训制度,提升就业技能水平。市人社局聚焦“2+4”现代化产业体系人才需求,围绕康养托育、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建好“两目录”,用好“一系统”,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落实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覆盖职业生涯全程的技能培训制度。一季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37人次,拨付培训补贴资金75.32万元。市总工会申报确定2025年市级一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工种20个,申报2024年甘肃省技术能手7名、技术标兵65名,充分发挥优秀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增强职工就业竞争力。市政府国资委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发扬“导师带徒”“传帮带”“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优良传统,持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工作,组织58名干部职工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市发改委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争取到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金川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获中央预算内资金9800万元,年计划培训1.2万人次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申报2025年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专题班4期、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专题班1期,累计培育4385人。市妇联依托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采取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家居清洁、养老护理、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等内容,切实提高家政服务技能水平,100余名妇女参加学习。

拓宽就业渠道,助力青年就业成才。市人社局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摸排2025年度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岗位,初步制定了《金昌市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实施方案》。加大就业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开发力度,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实践经验和技能,募集岗位34个。同时,落实《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搭建高校和在金企业招才引智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市内8家企业前往兰州文理学院参加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共收到简历131份,现场洽谈超200人次。市政府国资委强化校企合作,指导市属国有企业与省内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金化集团分公司借助金化化工实习基地平台,接待兰州城市学院119人到化工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宜方达物业公司为19名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

促进劳务协作,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今年以来,金昌市立足与临夏州经济相融、交往密切、互动频繁的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与临夏州签订《金昌市 金川集团公司与临夏州深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金昌市 临夏州共促“飞地经济”发展合作协议》,从加强劳务就业对接协作、强化农业领域务实合作等7个方面20个重点入手明确合作内容,积极推动三方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人才交流走深走实。市发改委积极开展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申报和专项资金争取工作,目前已争取下达投资计划2项资金1200万元,带动周边140名务工人员实现就业,发放劳务报酬82万元。市人社局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的“金昌-临夏模式”,组织63家企业携2300余个优质岗位赴临夏州开展劳务合作专项招聘会,招到来金务工人员187人,达成就业意向263人。

完善援助制度,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市人社局针对就业困难群体,构建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机制,坚持集中帮扶和常态化帮扶相结合,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模式,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服务,积极向就业困难人员推送就业岗位信息、技能培训课程、创业扶持政策,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实现就业。一季度,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8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5人。市残联实施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行动,积极落实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培育发展了2家省级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集中安置残疾人46名。市总工会做好工会帮扶解困工作,按照应建尽建、应帮尽帮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摸排困难职工并建档帮扶,申报职工困难专项帮扶资金和勤工俭学类帮扶资金共计200.1万元。市民政局对有劳动能力临时遇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中未就业大学生、创业失败大学生等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一季度,为临时遇困群众1484人发放救助金221万元。

优化就业公共服务,提高就业服务效能。市人社局聚焦公共就业服务,不断加大招聘服务供给。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活动,采取“现场招聘+直播带岗+线上云聘”全媒体招聘模式,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3次,提供岗位6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900多人。同时,积极推广“如意就业”甘肃就业公共服务网和“金昌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动态更新全市人力资源数据,实现对群众就业的实时分析和企业用工监测,将传统人力资源招聘方法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集成,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一码在手,服务全有”的求职招聘便捷服务。一季度,平台累计注册企业1000余户,发布用工岗位1000余个,注册个人用户1.2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条,总访问量超10万人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