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宁夏:关爱帮扶工程助力兜牢“困中之困”的民生底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9:53:00    

新华社银川5月11日电(记者艾福梅)时隔两月,记者再次来到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居民何宁生家,小小的廉租房又变了样:烧碱清洗过后,地板不再脏污;阳台上杂乱堆放的东西变得井井有条;厨房也进行了更新改造…… “志愿者每个月都会来家里帮忙收拾,党委政府的工作人员也经常上门关心我,我觉得特别温暖。为了孙子,我得好好活着。”他说。 今年67岁的何宁生患糖尿病20多年,视力一级残疾。因儿子患有心脏病,就业困难,难见踪影,他只能和患有听力一级残疾的孙子相依为命,生活全靠政策性补贴,每月仅药费就得1000多元,日子十分艰难。 当前,我国已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但仍有极少数像何宁生一样的家庭由于“鳏寡孤独痴、老弱病残幼”等多元因素叠加,抗风险能力差,存在难以克服的特殊困难和问题。2024年6月,宁夏启动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程,由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整合社会力量职能优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户一策”给予“格外”帮扶。 根据方案,宁夏明确低保老人照护重大疾病患者(含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一户多残的低保家庭、遭遇突发事件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等8类家庭中的特殊困难群众为帮扶对象,并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两批共评议认定211户711名特殊困难群众。 “如果这些特殊困难群众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共同富裕的路上就会‘掉队’‘落伍’。”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余剑雄说。 为推动关爱帮扶工程取得成效,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宁夏一方面建立起联席会议、部门会商等机制,将救助政策“多头专项”实施变为“高效协同”推进,形成关爱帮扶合力;另一方面则通过领导包抓、单位结对、引入社会力量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落地。 中卫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李雪峰说,牵头部门在实地走访后,梳理特殊困难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提交20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的部门会商会议,统一研究解决方案。“救助政策散落在不同部门,以前困难群众需要一个一个地跑,很难跑全,但现在是各部门根据每一户的具体情况,主动挖掘政策潜能,能上的措施全上,能提高帮扶标准的全部提高,路子宽了,力量强了。” 何宁生被纳入帮扶范围后,沙坡头区整合民政、教育等部门资源、政策,集成“一站式解困”方案,不仅落实各类政策性帮扶资金,还组织社工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打扫卫生、理发、测血压等居家托养服务。 截至目前,宁夏共为711名特殊困难群众制定帮扶措施1212条,已落实1172条,占96.7%,投入帮扶资金498.7万元。记者走访发现,通过在经济上帮扶、就业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服务上用心、心理上疏导、精神上鼓励,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青铜峡市居民朱艳丽肢体二级残疾,儿子李皓也是肢体、听力多重残疾,出门均靠轮椅。过去,因为所住房屋不好改造,母子俩出行十分困难。2024年7月,李皓考入高中,当地不仅为这个家庭调换了学校附近的公租房,还投入5万元改造房屋、新建无障碍通道等,并联系爱心人士培养朱艳丽的就业能力。 “现在我想出门就能出门,不想出门就做手工活赚钱,忙忙碌碌一天过得很快,再没空东想西想了。”朱艳丽说。最近,她正通过朗读诗歌锻炼表达能力,为直播带货做准备,“感觉日子有奔头了。” 据了解,宁夏正在推进第三批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作。余剑雄说,宁夏仍将坚持物质上帮扶与精神上关爱并重,精准认定对象,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宣传引导,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机制,确保关爱帮扶取得实效,切实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