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省224家企业获得338张碳足迹认证证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4 11:04:00    

山东在碳足迹认证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成效,下一步将有哪些具体举措?3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质量发展处处长、二级巡视员王蕊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着力推进碳足迹认证工作,强化碳计量在产品碳足迹量化中的应用。其中包括,统筹推进碳足迹认证工作。出台山东省碳足迹认证试点方案,指导成立碳足迹认证技术委员会和认证联盟,推动开展碳排放直测技术和碳足迹认证技术研究,引导一批技术实力较强、碳排放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参加认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目前,我省有224家企业获得338张碳足迹认证证书。

同时,获批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级试点。围绕我省重点行业需求,开展行业发展情况调研,积极申报国家试点任务。去年12月底,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山东承担电解铝、轮胎产品的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级试点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研究、征集参与试点的企业和具体产品等工作。此外,还宣传推广间接涉碳类认证。组织开展质量认证主题活动,广泛宣传绿色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光伏产品、风电产品等认证类型。目前全省间接涉碳类认证证书超过一万张,居全国第3位。

王蕊介绍,下一步将围绕三方面持续推进碳足迹认证工作。一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完善试点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加强对认证机构、企业的激励引导和对相关产业链的统筹,持续扩大试点工作的参与广度和实施深度。二是探索碳足迹标识认证模式。推动有关认证机构会同参与企业,结合试点产品的生产工艺、我省能源结构和产业链分布,围绕产品碳足迹量化、数据采集、认证等环节开展技术攻关,探索成功经验,稳步推广实施。三是持续加强间接涉碳类认证宣传推广。通过“世界认可日”“绿色产品认证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利用多种媒介手段,开展间接涉碳类认证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和企业对质量认证的认知和信任,统筹运用多种认证手段服务“双碳”目标。(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范俐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