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数字赋能·体制创新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创新实践新闻发布会举行。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重庆如何推动交通缓堵促畅治理?4月25日,在重庆市“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数字赋能·体制创新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创新实践”新闻发布会举行上,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陈芃就相关问题做了解答。
陈芃介绍,面对中心城区两江分隔、四山环绕、桥隧相连、组团分布、8D构型的超大城市形态,和日均车流174.9万辆机动车、1173万人次的超大规模出行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深化缓堵促畅治理攻坚,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发力。
——强化数字赋能。重庆归集公安、交通、气象等14个部门140类200亿条数据,集成交通监测、拥堵分析等90个AI模型,建成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覆盖解放碑商圈、重医附一院等重点区域238个,新南路立交、嘉华大桥等关键道路276条,动态监测解析车流、车速等53类交通体征指标。
——优化交通管控。综合运用交通信号调控、交通组织优化等措施,科学采取路口、路段、区域“点线面”三级交通管控策略。针对中心城区,强化对绕城以内、内环以内以及出行最为集中的江北、渝北、两江新区和渝中“三北一中”三级圈层管控;针对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支路等重要道路,强化路网协同管控;针对转换立交、易堵节点,强化“近端控流+远端分流”精准管控。
——深化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推出277条绿波带、18处串联掉头、45处车道瘦身、10处潮汐车道、74处可变车道、25处定向车道、124处多车道汇入自适应控制等一系列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交通管控措施,交通拥堵治理更高效、更精准。
——固化协同共治。主动融入“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治理,通过多跨协同,“快、准、灵”联动处置事故救援、恶劣天气等路面警情759起。
陈芃表示,下一步,公安交管部门将围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聚焦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攻坚行动,争取年内再完成不少于60处点位和路段的交通优化组织,100处城市交通堵乱点综合治理和90条停车问题突出道路挂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