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2025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幕,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群斩获6项奖项,其中一等奖两项,这是建设期内连续四年获省赛一等奖。在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四象场域共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深化,更是高职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群建设的创新实践。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群获6项奖项
打造“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时代发展,拥有专业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惠州正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这无疑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本土职业院校,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倾力培养数字化人才。2021年,该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群入选第二批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名单,是目前唯一一个以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为核心的省级专业群。群内包括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财富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四大专业。
如今,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专业群形成了“四象场域共生”的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产教融合创新科研平台、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173项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
何为“四象场域共生”?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群负责人杨洋介绍,“四象场域共生”理论模型基于布迪厄社会学场域理论,“为了适应复合型的数字人才,我们将人才培养过程设定为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形成标准场、场景场、数据场、价值场四大维度。”
其中,标准场构建“链条式”培养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根基。据悉,专业群从数据分析与在商务中的应用岗位能力链入手,构建“五元”课程体系,在教学链中嵌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到“产、学、研、创、训、赛”六位一体,培养“通财务、通营销、通金融”的数字商务“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这一培养体系下,学生实现考证通过率逐年增长,其中2024年同比上年增长10%。四年来,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竞赛15项、省级竞赛43项,屡创佳绩。
“四象场域”中的场景场,则是提供真实实践环境,解决企业问题,是专业群建设的一大特色。专业群聚焦社会发展、行业所需,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和科研创新平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协同双向资源。
京东数字应用产业学院订单班便是一次成功的“试水”。2024年,专业群通过引进京东、TCL、雷士照明等12家企业的真实项目,聘请企业导师,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让640名学生接触到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和理念,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仅一个半月,订单班学生接待超23.5万名客户,促成下单金额约2300万元;生产优质内容,总阅读量达60000余次,累计涨粉5803个……
让人惊喜的是,这一创新举措,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就业稳定性,并且用人企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字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有所增长,实现精准匹配社会需求,高度适应行业变化。
订单班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助力“百千万工程”
而“四象场域”中的数据场,实现资源流动与知识沉淀,贯穿专业群建设的全过程。依托省级数字开放与创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京东数字应用产业学院专业群构建了集教学、竞赛、创新创业、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杨洋举例,在教学方面,专业群引入前沿的数字技术和产业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应用,2024年该专业群“内容电商”教学团队获得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该课程也获得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在竞赛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将竞赛与教学紧密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最终实现广东省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在科研方面,专业群通过科教平台的建设,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教师团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建设期内专业群立项省级数字开放与创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广东省继续教育质量工程7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连续两年获得省级优秀团队。
专业群引入前沿的数字技术和产业案例
专业群还以价值为引领,积极探索“智能化”评价应用的结果。立足项目要求和质量水平,专业群专周实训凭借自主研发的AI评价系统,依据能力胜任层层递进的理念,构建全方位、增值型的洋葱式“全域智评”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素养评价,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杨洋介绍,这让学生更坚定立志成才报国的信念,在大湾区数字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努力发挥着自己的力量。如,学生深度融入参与“百千万工程”校地帮扶乡村振兴工程,在南雄市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助力当地蜂蜜线上线下销售,计划联合知名企业打造一款名为“雄小蜜”的高端蜂蜜产品;开展了三场为期9天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培训服务人员200人次,助力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中小学开展“金融商贸”职业体验30人次;与2个社区、7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训了14批次1万余名退役军人学员,年均800余人……
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文、图|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李超怀 孙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