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叫响汝瓷之源 再创历史辉煌 “会市协同创新”暨平顶山陶瓷产业协同创新活动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9: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王民峰 邢晓蕊 田秀忠

4月24日至25日,“会市协同创新”暨平顶山陶瓷产业协同创新活动举行。

省科协党组书记尹洪斌、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分别讲话,平顶山市长李明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新、市政协主席黄庚倜、平顶山学院院长郭秋平等出席活动。

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张遂安,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伟以及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企业代表等参加活动。

该活动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支持下,在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河南省陶瓷学会、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

平顶山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汝窑陶瓷艺术之乡”“中国汝瓷之都”“中国唐钧生产基地”等美誉。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便在此开启陶瓷制作历史。唐代,鲁山段店窑的鲁山花瓷开创中国陶瓷窑变艺术先河;宋代,宝丰清凉寺汝官窑的汝瓷以“雨过天青云破处”的天青釉色,荣膺“五大名窑之首”。

在全国瓷窑遗址国保单位中,河南与浙江均以12处并列首位,而平顶山独占5处,是全国古瓷窑遗址国家级保护单位最多的城市。这些珍贵遗存不仅承载着历史辉煌,更为当下产业发展筑牢文化根基。

此次活动包括院士大讲堂、签约及发布、专题讲座、专家企业对接交流、专场活动等多个环节。

活动开幕式上,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纷纷为平顶山陶瓷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建言献策。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遂安分享陶瓷产品创新应用案例,肯定当地发展汝瓷产业的举措,并强调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指出,平顶山作为中原陶瓷产业核心区,汝瓷、花瓷等“五朵金花”各具特色,协会将全力支持产业协同创新。

签约环节亮点纷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与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河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与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樊瑞新解读《平顶山市陶瓷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年)》,明确了“做精艺术陶瓷、做优日用陶瓷、做强特种陶瓷、做大建卫陶瓷、做新陶瓷板画”的发展方向,以及建设中原陶瓷核心区、打造“汝瓷之都”的长远目标,为产业发展绘制清晰蓝图。蒲城古陶也在现场正式发布,见证古老技艺重焕生机。

开幕式后,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精彩纷呈。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潘伟以《高技术陶瓷行业发展》为题,剖析行业趋势与前沿技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夫也、教授王耀玲分别围绕设计创新、品质提升等主题,结合平顶山陶瓷特色提出宝贵建议。

当日下午,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举行平顶山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企业家座谈会,40余位行业代表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诸多务实建议。

景德镇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陶瓷产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红叶陶瓷是国内日用瓷的“领头羊”。集团党委委员胡轶表示,景德镇与平顶山在陶瓷产业发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更多借鉴之处。景德镇围绕陶瓷产业打造成了一座“网红城市”,希望能与平顶山一道,通过科技赋能提高陶瓷产业技术含量,引进更多人才,发展企业规模,塑造陶瓷品牌,共同弘扬中华陶瓷文化。

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会长杨德林表示,从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对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看到了河南陶瓷产业发展的希望,平顶山陶瓷一定能够带领全省陶瓷产业向更高维度发展。建议下一步在创新发展、人才培育、品牌塑造、宣传推广上下功夫。

陶瓷材料、珠宝设计、茶道、花道等专场活动中,专家们深入探讨陶瓷与多领域的融合创新,为鹰城陶瓷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方向。

与会领导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平顶山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次汇聚智慧的创新实践。通过深度合作,平顶山将搭建起高层次产业创新平台,获得强大智力与资源支撑。未来,鹰城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实施创新引领、品牌培育等六大行动,构建“两区、三圈、多点布局”产业格局,推动陶瓷产业高端化、多元化、绿色化发展,擦亮“汝瓷之都”名片,让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国陶瓷产业发展贡献平顶山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