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治”赋能志愿服务,“上海普陀平安志愿服务小程序”上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09:56:00    

近日,“上海普陀平安志愿服务小程序”正式上线。这款依托微信生态开发的数字化工具,集平安志愿者招募、线上培训、任务分配、积分兑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志愿服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旨在打造一支更具组织力、响应力和专业化水平的基层平安志愿力量。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平安志愿者已突破两万人,形成覆盖街镇、社区、楼宇、公共场所等多层级、多场景的立体服务网络。

数字引擎驱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上海普陀平安志愿服务小程序”首页

小程序借助云计算和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起了“平安志愿者数据库”,实现志愿者信息数字化建档、动态管理,使得志愿者动员更具针对性、资源调配更为高效。“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传统志愿服务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管理科学、响应及时、功能多样的新时代平安志愿者队伍。”普陀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上海普陀平安志愿服务小程序”特长标签

在功能设计上,小程序兼具实用性与人性化。平安志愿者可通过扫码注册,选择服务区域与特长标签,如反诈、消防宣传、解纷、普法等,完成注册后便可一键报名参加各类志愿活动。从社区治安巡逻到护校安园,从反诈宣传到消防宣传,平安志愿者们的足迹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他们不仅是“隐形网格”的守护者,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下一步,普陀区委政法委还计划沟通协调区内“文旅商体展”资源,对“星级志愿者”提供兑换诸如苏州河游船票、各类博物馆或艺术展的门票、体育场馆的使用券等。通过积极统筹辖区内的各类资源,构建一个贡献与回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增强平安志愿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织密平安网络新业态力量融入治理大局

“上海普陀平安志愿服务小程序”的上线,其意义远不止于移动端的新技术使用,更在于打造了一个专群结合、全民参与的平安志愿者工作阵地。外卖配送员、长护险护理员等穿梭于城市脉络中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因其工作特性,往往能第一时间感知到社区的细微变化和潜在风险。普陀区创新性地将他们纳入平安志愿者体系,赋予他们“流动哨兵”“平安信息员”的新角色。

如今,在普陀的大街小巷,身着各色工装的外卖骑手,除了送餐,还会细心地在餐盒上贴上一张反诈宣传提示;长护险护理员在入户服务时,也会向老年人普及消防安全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如涓涓细流,将平安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了传统治理模式难以全面覆盖的楼宇深处、商业街区乃至寻常百姓家,有效织密了社会面安全防控网络。

专业引领打造平安建设“尖兵团队”

平安志愿者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往往需要更强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依托小程序建立的平安志愿者数据库,实现了对志愿者信息的数字化、标签化管理。在志愿者注册时,便可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反诈、消防宣传、解纷、禁毒、反邪、普法、心理辅导、平安护校等专业标签,并明确服务区域。

“上海普陀平安志愿服务小程序”线上培训板块

在此基础上,普陀区平安志愿者总队下设的街镇支队及十余支专业支队(反诈支队、解纷支队、消防宣传支队等),会根据志愿者的标签和所属街镇,主动对接,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培训。今年以来,区委政法委与区消防救援支队紧密合作,每周推送1至2个专题培训素材,以图文视频形式供志愿者线上学习,学习时长自动计入个人记录。内容既有火灾案例警示,也有逃生自救技巧,确保志愿者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在普陀区的街头巷尾,平安志愿者的身影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平安靠大家,治理共参与”的理念。下一步,普陀计划进一步优化“平安志愿服务小程序”的功能,探索人工智能算法在任务分配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深化与辖区内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