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乌鲁木齐如何以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1:43:00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已然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截至目前,乌鲁木齐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596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9.1%;高价值发明专利2029件,商标有效注册量141746件,专利转让许可1877件。这组数据不仅是创新能力跃升的直观体现,更折射出其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机制的日趋成熟。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既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乌鲁木齐在知识产权法治化建设、全链条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等领域有哪些进阶之道?

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乌鲁木齐的专利布局紧紧锚定产业未来。

政策引导与企业发展的深度协同,成为专利增长的强大动力。通过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知识产权支撑。以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作为自治区首家碳纤维新材料链主企业,其将专利布局嵌入研发、生产、应用全生命周期,累计申请专利47项,并培养了一支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团队。这种“技术+法律”的双重布局模式,使得专利不再停留于纸面,而是成为企业抢占产业链高点的“核心武器”。

保护与运营并举,乌鲁木齐着力构建创新生态“防护网”。

构建“严惩侵权协助维权”长效机制,全力维护研发主体合法权益;畅通专利产业化路径,让创新研发获得更大回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研发主体获得感;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让更多专利技术实现变现;查办商标侵权案件、筛查非正常专利、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等,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目前,乌鲁木齐市已有全国专利文件服务网点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备案网点3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1家、自治区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家;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1家;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援助)工作站7家;商标品牌指导站2家,商标业务受理窗口1个。这些丰富多元的服务网点与机构,全方位覆盖知识产权服务链条的各个环节,构建起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矩阵。

制度层面的持续突破,为乌鲁木齐知识产权生态优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众多全疆乃至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举措,吸引新兴产业链条和新业态集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新疆首个医药专利转化验证服务平台建成,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推动民族特色医药走向国际市场意义重大。

依托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与专利转移转化协同中心,促进专利转化实施和产业化,有力带动了实体经济发展。177家中小企业成功转化高校院所专利技术共339项,年度培育2029件高价值专利,占全疆的61%,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36.43亿元。

乌鲁木齐作为首府城市,对于全疆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举足轻重,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点领域对知识产权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知识产权服务业在人才储备、专业能力、服务业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侵权呈现隐蔽化、复杂化趋势,如何将专利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更加开放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或许是破题关键。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探索跨境知识产权交易新模式;联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协同保护机制;推动高校设立知识产权转化专项基金;积极顺应人工智能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等。只有将保护环境升级为涵盖创新孵化、金融支持、国际合作的完整生态圈,才能让“知产”真正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王媛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