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胖友们,你们的体重国家看不下去了!
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喊话减肥”:“有些同志体重管理得不太好,腰围大了,体重也超了,有的还患上了慢性病。”每个人衡量自己的体重都有两杆秤:实际体重和理想体重。与体重作斗争,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全过程。特别在审美判断上,胖的想变瘦、瘦的要变胖,经历了数千年的拉锯战。关键的问题是找到问题的关键。而关于胖瘦这个问题的关键,眼下从“美”转移到了“健康”,当然话说回来健康就是最美,这也不矛盾。
《簪花仕女图》描绘了唐代女性普遍比较丰腴的形象。
胖or瘦,一场极限拉扯的审美马拉松
“瘦子遮百丑、一胖毁所有”,在大多数人眼中,不管你多有钱、漂亮,哪怕身材好成卡戴珊,胖都是不能胖的。但在久远的青铜时代,人们对女性的理想却最好都膀大腰圆、腹厚腿肥。
三四千年前的陶俑姑娘们,都是胖墩墩的体型,活像装满新麦的陶罐。《诗经》里的美女代表是“硕人其颀”,而“高大”通常与“健壮”同时存在。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无论男女,身材健硕才能更好地生存,夏金桂优于林黛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然后减肥史上第一个标志性人物——楚灵王出现了。这位大人搞出了史上最早的A4腰挑战,结果就是“宫中多饿死”,人类进入了第一个极端审美时代。据说为了迎合楚王的这个审美导向,连楚鼎都是中部收缩的“细腰”形状。
不过要提一句的是:楚灵王的“细腰”要求并非针对女性,对士(男性)也是一样的,《墨子》中说: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到了本身就有点不正常的魏晋时期,对“瘦”的追求第一次成为全社会的风气。特别是贵族们,普遍追求弱柳扶风的病态之美。大富豪石崇将沉香碾成粉撒在床上,姬妾踩上去,若没踩出脚印则赐珍珠,若有痕迹则节其饮食、令体轻弱,故时人相戏曰:“尔非细骨轻躯,那得百琲真珠。”
这时候对瘦的极限追求同样不分男女。“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其子王绥少有美名,“有大成之风”,但是体胖,“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为了减肥饿死儿子,这也是个狠人!
终于,繁盛的大唐到来了!自杨贵妃而下,胖子迎来了春天。据称杨贵妃的体重在130斤左右,当时画家们的名作,什么《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女性们无论阶层贵贱,个个都拥有饱满的大圆脸。
接下来的宋代,文人大行其道,士人普遍喜欢“人比黄花瘦”的女子。李公麟有“宋画第一”的美誉,其笔下的仕女皆身体修长、体态清瘦。而且这时缠足已经比较多见,缠足的女性体态自然也不会多么丰腴,甚至到了弱不禁风、难以站立的程度。
通检《古代诗词数据库》,含有“瘦”“娇”“小”的诗句,均以宋代为最,由此可见此际的审美风气朝向。而在唐代,“瘦”说明一个人的生活比较惨,像杜甫《北征》:“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明朝初期,丰满的女性形象再度流行。唐伯虎笔下的女性无不是肌肉丰满的大脸盘子,带着成熟圆润的气象。到了中后期,情况又有了变化,看仇英的作品,女性又变得苗条,有着瓜子脸。
清代,苗条的标准进一步强化,文人们也有意无意地强调“孱弱”之美,像林黛玉这样瘦弱、清冷、自带仙气,简直是“人间白月光”。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社会审美风气怎样摇摆,回到生活本身,人们还是普遍选择并认同更偏向于健硕的宁胖勿瘦。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里,一位老人看上了一位身体粗壮的姑娘,有心想让她当自己的儿媳妇,可儿子对其相貌很不满意,老人板着脸说道:“胖?说明她健康,听说她一年能挣600工分呐。漂亮的脸蛋儿能长大米吗?”
国外来说也大同小异:人们一度炫胖,因为胖意味着你能吃饱且吃得好,且不用劳动;19世纪以后贵族们惊觉穷人也能吃成胖子,于是180°调头开始炫瘦,瘦意味着饮食健康且讲究,而胖等于吃了更多高热量的垃圾食品。
总之文明史几千年,对胖瘦的偏爱是一场极限摇摆与拉扯,人们从来没让自己闲着。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生产力,毕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是变化让我们的美学史如此丰富多彩!
你为变胖/变瘦做过什么?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几个减肥的朋友,在努力节食、锻炼,想要达到理想体重。
他们通常很辛苦,但是跟真正的体重操控者们比起来,今天这些做法都太幼稚且轻松了,看看这些故事,才能知道什么是努力。
回顾历史,纵然胖瘦间有过摇摆,但减肥还是占据了相对更长久的时期。为了变瘦,人们对自己能有多狠——
暗黑饮食:据说从古埃及时期就有人吃活的绦虫或蛞蝓减肥,从佛罗伦萨到英国到美国,这个方法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近些年还有新闻爆出国外有发疯的女性为了减肥吃寄生虫卵。
畸形束腰: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贵族发明了紧身胸衣,迅速在英法上流社会中流行开来,并演变为束腰。束腰由鲸骨、木头或钢条制成,穿着者肋骨向内弯曲,极易受伤。束腰被认为是比缠足还要残忍的“美丽刑具”。
肋骨切除:关于玛丽莲·梦露切除两根肋骨打造完美身材的传闻一直有鼻子有眼。梦露切肋骨不一定是真的,但的确有人真为了瘦腰去作这个死,就在不久前,美国一位跨性别人士直播了自己去除六根肋骨的手术全过程。
减肥不容易,对肥胖崇拜人群来说,增肥也是个值得拼命的事业。
罗马时期贵族服用含铅葡萄酒刺激食欲,古代波斯和印度都有各种奇葩饮食,促使人们快速实现皮下脂肪堆积。
即便在现代社会,非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地方依然有着各种方法催肥。像汤加、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斐济等地,通过饮用大量骆驼奶、涂抹椰油后曝晒等各种方法来催肥,以期体重达100公斤以上。
有消息说,北美如今活跃着隐蔽的地下增肥社群,他们通过注射胰岛素结合高糖饮食刻意增重,暗网的交易记录显示相关药物销量近年来持续激增。
只能说,人的意志力强得可怕,当对体重的追求成为一种信仰,多大的苦都能吃。人类有这种战斗精神,什么围海造田、愚公移山、移民火星,当都不在话下!
当健康超越审美成为体重第一标准
这场持续数千年的审美摇摆赛道,我们终于不用再当气喘吁吁的参赛者。毕竟时代进入了元宇宙,科技改变生活,在美颜世界里,你可以是楚王宫里的细腰精,也可以是长安城的富贵花——一键即可打造任意你想要的形象。
但就算不是为了漂亮,恰当的体重管理也是必须的。包括今天国家出面呼吁减肥,基于一个现实是:目前中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约为34.3%和16.4%。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审美意义上的极端追求,更多以健康为标准与自己的体重和解。
白天咖啡续命、深夜炸鸡还魂;聚会啤酒畅饮、周末卧床不起——这是众多打工族/社畜/中年男人的生存画像。这种生活状态下,美不美已经是次要的,命能续多久都是个问题。
国家也是认真的,卫健委牵头十多个部门联合启动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计划为期3年。
时下比财富自由、时间自由更重要的,是“心肺功能自由”,能一口气爬六楼跑200米追公交的人生,比戴劳力士穿XS码更值得自豪。
小时候经常被家长教训:“学习是给爹妈学的吗?是给你自己学的!”如今道理也是一样的:“减肥是为了美吗?是为了健康!”当意识到是为了健康,好像也就减得不那么委屈!
网友们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大家长都开始嫌弃我的双下巴,这个肥是非减不可了!”现在开始,听国家的话,健康生活、控制体重吧!(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