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写点生活|背书中的别样“愁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7:32:00    

潮新闻客户端 雨簌簌

每天上下班途中,总会路过一片桃林。从繁花似锦到落英缤纷,这片桃林的每一个阶段,都美得如同画卷与诗篇。而相较于花开的盛景,我更钟情于落花的诗意,脑海中时常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陆游《钗头凤》里的几句:“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同办公室的周老师是语文老师,这几天凑巧在讲授陆游的《钗头凤》,背诵这首词是教学要求。于是,办公室里经常能听到学生们背诵“红酥手,黄縢酒……”的声音。女孩子大多能流利背诵,背完后便眉开眼笑,沉浸在完成任务的喜悦中,全然顾不上诗人笔下的忧愁。

有个小男孩来背书时,神色明显有些低落。他眉头紧皱,起初背诵还算顺畅,可没一会儿,就卡在了“一怀愁什么”处。他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手足无措。我在一旁听得心急如焚,心里反复默念“一怀愁绪”,恨不能直接替他说出来。但小男孩绞尽脑汁,最终还是没能想起来。看着他,我不禁感叹,孩子的心思单纯得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生活无忧无虑,又怎能体会诗中深沉的春愁与秋愁?在他们看来,最大的愁绪或许就是老师布置的背书任务了。

第二次,小男孩又来了。这次他一开口,语速快得如同炒豆子,前半段背诵得十分流利。他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丝毫没有诗中的愁情与悔恨,估计是想着只要背完就能解脱了。然而,命运似乎故意捉弄他,在“山盟什么”处,他再次卡壳。小男孩急得满脸通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山盟、山盟”,却怎么也想不起山盟后面的内容。此时此刻,他大概真切地体会到“一怀愁绪”的滋味了——前面的努力付诸东流,又得重新开始。

看到这一幕,我感同身受。做学生时,也曾在老师面前背书,最怕听到老师说出“错、错、错”,这个“错”就像紧箍咒一样,让人胆战心惊。而遇到像小男孩这样背书困难的学生,做老师的也只能无奈叹息“莫、莫、莫”,满心都是无力感。

想到这里,我不禁自我调侃,看来我是教不了语文的。仅仅是听学生们背书,就会让我的“一怀愁绪”无处排遣。长此以往,恐怕真的要“人比黄花瘦”。

实际上,我也有自己的“愁绪”。教英语同样需要学生去背诵课文和单词。课文背不下来,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增加熟悉感,但单词可容不得“似曾相识”。进行默写小测试时,有孩子在纸上写满了单词,待仔细一看,居然都是他自己的“原创”。我哭笑不得,问他,难道你想成为西方的仓颉吗?有孩子在纸上没写几个,竟是大片的留白。我也只能强颜欢笑:孩子,你很有艺术天分啊!

教育之路,总是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无奈与欢笑。学生们背诵时的磕磕绊绊、默写时的“奇思妙想”,看似是令人发愁的小插曲,实则是教育画卷中独特的色彩。我们一边被他们的天真与困惑逗得哭笑不得,一边又为他们的进步与蜕变而感到欣喜。这份因教学而生的“愁绪”,又何尝不是为人师者独有的甜蜜负担?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等待绽放光芒的星星,他们或许在当下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也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就像那片桃林,落花虽带着几分凄美,却也孕育着来年的生机。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揣着耐心与爱心,终能在这“一怀愁绪”中,见证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而那些曾经的“愁绪”,也会成为我们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