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济南非遗Glocal计划发布仪式暨百花洲留学生游园会”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济南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活动以“非遗・让世界看见济南”为主题,旨在推动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开启济南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崭新篇章。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梦遥致辞。她表示,山东师范大学作为济南非遗Glocal计划的发起单位和核心执行者,将与济南市文旅局紧密联动,探索把非遗课程纳入留学生教育体系,开设学分互通的实践课程,并联合驻济高校成立“高校留学生管理和培养联合体”,策划“留学生手作展”等活动。
非遗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桥梁。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省级项目108项,这些珍贵的技艺不仅是泉城的文化基因,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财富。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波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此次启动的非遗Glocal计划,以“本土化内容国际化表达”为理念,致力于让济南非遗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破圈,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
据了解,“济南非遗Glocal计划”的核心在于构建“政校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政府部门将发挥统筹作用,联合外事、教育、侨联等部门,建立非遗保护传承的常态化机制,打造百花洲非遗研学基地等国际化平台,让非遗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高校则依托国际化人才与科研优势,赋能泉城,推动非遗与现代设计、数字技术融合,培养既懂传统技艺又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企业通过非遗文创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等方式,与非遗联动,激活市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助力文旅消费升级。
活动现场,“济南非遗Glocal计划——百花洲研学基地”正式揭牌。百花洲作为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的核心区域,文化气息浓郁,拥有40多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全国首个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传统工艺工作站,为留学生开展非遗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资源。该研学基地的成立,将构建起非遗传承的“产、学、研”桥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桥氏木作技艺传承人乔一兵被授予“济南非遗Glocal计划非遗导师”聘书。他们将凭借精湛的技艺,带领留学生感受非遗魅力,连接济南非遗与世界文明。现场,吕剧表演艺术家带来的吕剧《琵琶语》,以质朴的唱腔和婉转的旋律,展现了吕剧这一诞生于齐鲁沃土、成长于市井烟火的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让观众领略到济南的文化魅力。
在留学生发布环节,留学生代表分享了参与非遗Glocal计划的感受。他表示,参与计划让他能够深入体验非遗技艺,从中解码中国文化基因,深刻感受非遗跨越国界的魅力,也看到了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之后,留学生学员代表获颁“济南非遗Glocal计划学员”证书,这一纸证书承载着传承和传播非遗的重大使命,激励着学员们让泉城非遗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最后,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们带来了精彩节目,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演形式,为非遗注入新活力,充分体现了非遗作为连接世界人民情感纽带的重要作用。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移步至百花洲园区,开启非遗探秘之旅,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济南非遗Glocal计划发布仪式暨百花洲留学生游园会的成功举办,是济南市推动非遗“两创”的重要实践。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合推进,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多元化项目,济南非遗将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全球化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记者:刘瑞祥 编辑:刘雨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