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展现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成果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明天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16:50:00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历经四届发展,已成为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的核心纽带。2025年是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举办五周年。明天(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启幕。本届大会全面展现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工作成果,将打造“永不落幕”的常态化办会模式。大会都有什么看点,公众如何参与?北京青年报记者整理了一份指南。

升级 实现三大跨越式创新

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紧扣“技术友好、发展友好、市民友好、生态友好、设施友好、安全友好、文化友好、合作友好”等八个维度,打造“1+6+N”活动框架。7月2日至5日,将有60余场论坛、活动举办。

具体来看,大会设置一场开幕式,6场主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硬核议题。围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数字安全、数据要素重要领域等举办46场专题论坛,其中数字医疗、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为新增专题论坛。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今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六大主论坛之一的数据要素发展论坛,主题为“以改革创新加速数据价值释放”,将通过创新成果展示、中外嘉宾思想碰撞、圆桌对话交流、区域合作等形式,共同探索数据“供、流、用、安”等发展趋势,突出“战略导向、成果展示、深度交流、生态协同、国际合作”五大特色。

本届大会在整体布局、国际嘉宾阵容、议题设置、互动体验等多方面进行升级。2025年大会实现三大跨越式创新,首次提出“数字友好”核心主题,推动数字技术像水电一样安全、便捷地融入城市生活,构建“技术与人、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外宾规模创历届之最,16个外宾团组、300余位国际嘉宾,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等智库机构,扩容“国际朋友圈”;通过体验周、创新大赛等载体,推动技术从展示到落地,打造“永不落幕”的常态化合作平台。

此外,大会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8K超高清、AI同传等技术提升参会体验,展现“数字友好”理念的实践路径。大会还首次设立“数字经济体验中心”,整合50家企业技术方案,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标杆,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合作 全流程服务帮撮合订单

大会不仅是思想碰撞的舞台,更是项目落地的加速器。

数字经济产业国际交流合作体验区作为大会重要配套活动,已经成为展示创新成果、促进交流合作、推动市场开发与拓展重要平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国际交流合作体验区,组织国内外政府机构、知名企业、顶尖科研机构及行业权威组织等参与,开展需求发布、项目推介、成果展示、供需匹配等一系列专业活动,带动国际合作项目高效务实对接,促进项目成功落地与持续发展。

作为“数字经济出海国际合作论坛”特色活动,举办欧洲专题供需对接会,邀请西班牙、瑞士、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商协会和企业到场对接,搭建出海供需对话、产业联动、项目对接的服务平台。活动通过路演展示、一对一深度洽谈的形式,围绕能源基建、人工智能、数据跨境、先进制造、数字技术创新等核心领域展开探讨。同时还组织各方代表到北京出海基地和国际氢能示范区进行参观交流,通过需求清单发布-企业资源匹配-现场商务洽谈-后续跟踪服务全流程服务体系,切实提供订单撮合机会。

“国际合作出海供需对接交流会(东南亚专场)”将于7月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聚焦东南亚新兴市场,搭建高规格、专业化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各国政策环境解读、市场机遇分享及精准化企业供需对接等形式,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互动、技术协同与项目合作。

本届大会正从“行业展会”向“全球治理平台”转型。大会采用“一核多翼”布局,主会场与海外分会场联动,巴塞罗那、迪拜分会场将推广“北京标杆”。为打造全球协作发展新范式,大会海外分会场首次赴欧洲,与西班牙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德国“未来世界”科技文化节深度联动,推广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方案”。

成果 集中展示成果与亮点

数字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这场汇聚政产学研顶尖力量的盛会,将成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共商、成果共享的关键节点。

开幕式上,将发布全球城市合作成果,汇聚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资源,强化北京在全球数字治理中的枢纽作用。

大会将发布《全球数字友好倡议》、“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及“全球数字友好开源社区”启动仪式等重磅内容。

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首发首秀”特色活动中,聚焦数字经济前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及场景应用解决方案首发推介,共征集54家企业,发布73项技术产品,展现数字科技应用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阶段性关键活动,成果发布会上也将重点发布大会各项成果。比如,发布《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蓝皮书》、《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等报告,集中展示大会五年来的成果与亮点,为全球提供趋势洞察。还将为合作机构和企业提供签约、发布、颁奖等平台。同时还将揭开下一届大会筹备的序幕。

据北京市网信办副主任潘锋介绍,北京市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创新、数据安全与开放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IPv6规模部署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目前,北京市已实现基础电信网络全面支持IPv6,新建千兆光网和5G网络均完成IPv6部署,大型商业网站全部支持IPv6访问。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领先优势,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占全国50%。通过建设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3家市级AI实验室及4家新型研发机构,北京正加速创新策源。此外,全市已发布1.6T高质量中文语料库,建成“大模型生态服务站”,推动13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占全国1/3),73款AI产品完成登记。北京将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活力,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北京方案”。

体验 数字技术可体验可消费

在互动体验方面,大会举办数字经济体验周,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公众可以持身份证免费参与。目的地导航至西城区北京坊即可。

作为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组成部分与前置活动,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以“数字友好京彩秀·消费体验新潮流”为主题,设置了启动仪式、北京坊数字综合体、数字“潮”市一 AI火花市集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现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吸引数字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作为北京首个大型数字文化综合体,北京坊数字综合体以6000平方米的规模,汇聚了50余家科技企业与10余个沉浸式展区,市民可以亲身感受到国内一流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比如,儿童可以在 AI 科学艺术馆完成 “AI 诗词 - 数字绘画 - 手工绘本” 创作;青年人体验最新最前沿的数字场景,沉浸式感受数字技术构建的交互新场景;老年人通过 “数字文旅精灵”获取 AR 文物导览、ai打卡拍照,听障人群借助 AR 翻译眼镜实现无障碍参观。观众还可在 1:1 还原的 C919 模拟舱中体验飞行操作,配合风洞测试等科学实验装置,实现 “理论 - 虚拟 - 实物”三维研学模式,打破传统科普场馆单向展示局限。游客手持手掌大小的数字精灵导览器,即可触发景点、展品的 3D 全息解说,打破传统导览设备的使用限制。

数字“潮”市-AI火花市集作为数字消费核心展示阵地,则汇聚了全球最新、最潮的AI消费产品与服务,从智能穿戴设备到数字文创品,从AI潮玩到在线教育平台,应有尽有。市民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数字消费带来的乐趣与便捷,感受科技如何改变生活,点燃对数字生活的热情。

2025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的举办,不仅是对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数字消费模式的升级、数字文化国际传播的全新探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刘忠禹

相关文章